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时政要闻 > 国家要闻 >

坚持问题导向 总结监管实践 反不正当竞争法迎来修订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24-12-23|浏览次数:

现行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公布施行,并于2017年、2019年两次修改,法律框架和主要制度总体可行。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法律在实施中也面临一些新问题,迫切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草案21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

修订草案统筹活力和秩序、效率和公平,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合理明确经营者义务,为各类经营者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制度环境。修订草案共5章41条,主要明确反不正当竞争总体要求,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规定,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和处罚规定。

修订草案坚持问题导向,总结监管实践经验,针对近年来查处不正当竞争行为时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相关制度规则。在完善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规定方面,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在现行禁止实施贿赂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交易活动中收受贿赂的规定;完善网络不正当竞争监管制度,明确经营者不得利用数据和算法、技术、平台规则等,实施恶意交易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还完善了虚假宣传、不正当有奖销售、商业诋毁、滥用优势地位损害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等行为相关规定。

在完善反不正当竞争监管和处罚规定方面,按照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过罚相当、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丰富监管措施,科学调整处罚额度。经营者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加大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力度,增加对实施商业贿赂的经营者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等“处罚到人”规定,补充对在交易活动中收受贿赂的单位和个人有关罚则。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4年12月23日

Copyright ©2020-2025 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 承办: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 邮箱:cpiri2019@126.com
京ICP备200061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