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时政要闻 > 地方新闻 >

深化源头治理 推动常治长效 安徽开展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

来源:未知|发布时间:2024-08-14|浏览次数:

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涉及主体多、环节多,资金量大,专业性强,监管难度大,容易形成招标、代理、投标、评标等不同主体勾连的地下黑灰产业链。从2月开始,安徽在全省开展为期1年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严查严治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专项整治工作由省纪委监委牵头,发展改革、公安、财政、审计等10余家省直单位参加,按照“全主体、全周期、全覆盖”要求,重点对2017年以来招标建设的工程项目开展全面清查。截至目前,共起底排查15.3万余个项目,发现问题8086个,完成整改5960个。专项整治明确“查、改、惩、教、防”一体推进,将住建、交通、农业、水利及国企、高校等领域的基建项目作为整治重点,建立健全信息互通、线索互移、案件互商互办等工作机制,起底问题线索,加强审查调查,推动常治长效。

以查办案件带动专项整治全局。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环节,严查政商勾结、抱团腐败和设圈“围猎”等行为,坚决斩断不同主体勾连的地下黑灰产业链。省纪委监委对重点案件实行领导包案、挂牌督办,推动查办一批重大案件,立案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案件879件,留置276人,其中“一把手”及领导班子成员71人,已移送检察机关47人。省发展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监管部门办理行政处罚案件75件、信用处理案件67件,向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线索84件。公安机关重拳打击串通投标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犯罪,共立案103件,抓获犯罪嫌疑人230人,移送纪检监察机关涉案公职人员23人。

标前、标中、标后一起抓、一起治。省发展改革委协同省纪委监委驻省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研究厘清标前、标中、标后各方廉政风险点及工作责任,会同公检法及有关行业监管部门印发《关于常态化机制化治理工程建设项目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的若干举措》,推进省市县纵向贯通、步调一致以及纪检监察机关、行业监管部门和公检法等横向联动、协同作战。

针对一些项目单位“应招不招”“先建后招”等问题,安徽省推进有关交易、项目管理和监管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常态化开展核查比对工作,破解规避招标问题。为最大限度避免“围猎”评标专家等情况,出台《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管理工作规范》等配套制度,建立专家入库、抽取、考评,以及教育培训、履职监督等全过程、全链条管理制度体系。同时,以抓“双盲”远程异地评标和推广电子暗标横向评审等方式,破解打“人情分”问题。建立健全“季度抽查+专项通报”等相关机制,加强对标后履约的监管。

做好招标需求论证和需求编制的源头管理。在发现问题、查办案件的同时,专项整治工作专班认真研究分析规避招标、打“人情分”、非法卖标等重点环节问题根源,共同探讨协同贯通监督、深化源头治理的方法措施和改革办法,提出管用的行业治理措施,在常治长效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推动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改革,促进行业领域健康发展。



权工委融媒信息部副主任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4年8月14日

Copyright ©2020-2025 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 承办:保护投资者权益工作委员会 邮箱:cpiri2019@126.com
京ICP备2000617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