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海南省坚持数字赋能监督路径创新,从“机器管招投标”到“机器管+”,逐步深化“监督一张网”和“机器管+”系列机制建设,构建“数据整合—规则量化—智能决策—动态监管”管理体系,推动以技术刚性约束权力弹性、以智能预警替代事后纠偏,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推动“机器管招投标”,助推清廉自贸港建设
2022年6月,海南作出“机器管招投标”改革创新部署,11月“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上线运行。当月28日,海南省首个“机器管招投标”项目“产业发展配套路网项目(三期)——银色海岸配套道路施工”在省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顺利完成开评标工作。在这次招标活动中,投标人资格条件由系统自动判定,评标结果由系统说了算,专家仅在机器评出结果后进行复核。“机器管招投标”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建立过程监督和留痕制度,通过全过程智能监管,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的人为因素干扰,让想插手的“插不了手”,让代理机构“控不了标”,让投标主体“做不了假”,让评标专家“作不了弊”。
截至今年10月10日,海南省“机器管招投标”完成交易项目1832个,招标金额1487.72亿元,中标金额1425.16亿元,节约资金62.56亿元。从实践效果看,“机器管招投标”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还提升了交易效率和透明度,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也赢得了经营主体的认同。
贯通“监督一张网”,斩断伸向招投标市场的“黑手”
海南省纪委监委立足清廉自贸港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将“机器管招投标”系统融入“监督一张网”建设,实现贯通处置预警信息。行政监管部门对新增预警信息进行办理反馈,纪检监察机关则对处理情况进行再监督,确保行业监管部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构建协同监管监督的工作闭环。10月11日,海南省“监督一张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全省发布半月报。其中,经“机器管招投标”平台累计推送办件265件,办结253件,发起问题线索15件。近期,海南省纪委监委对全省实施“机器管招投标”以来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围绕“机器管招投标”工作机制创新情况开展监督调研,目前尚未发现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机器管招投标”项目的问题。
开发“机器管+”应用场景,以大数据信息化赋能正风反腐
经过近三年的探索,“机器管招投标”已经成为清廉自贸港建设的“金字招牌”。“‘机器管招投标’助推清廉自贸港建设”和“系统构建‘监督一张网’”先后被评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集成创新案例。从探索“机器管招投标”开始,海南持续强化“机器管+”机制建设。“机器管‘三资’”、“机器管处方”、“机器管校园餐、“机器管公章”,目前“机器管+”已拓展到“机器管政府采购”等一系列重点领域,并与“监督一张网”平台互联互通,既独立运行,又连点成线,成为织密“监督一张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决战决胜提供强有力监督保障。
中政营商环境网副总编辑
侯瑞岭整理供稿
2025年11月3日